國立歷史博物館將於光復節連假第一天24日於庭院廣場舉辦「城南串串在地共學市集」,以「公眾開放」與「參與共作」為核心精神,「串門子」為市集意象,串聯在地藝文資源與人文地景,與臺北城南地區22組夥伴共創,推動常態走讀計畫與多元學習資源,展現史博館從館藏出發、走入在地生活,與社群合作的實踐成果。活動詳見「城南串串」臉書粉絲專頁。
「城南串串在地共學市集」活動豐富,包括22個攤位、6場表演與7場座談短講。從百間仔土地公到崁頂老房子、從南門口到古亭莊,從博物館出發,帶領觀眾探索城南的文化紋理與人文故事。攤位主題橫跨歷史、藝術、飲食、教育等領域,包含以史博館藏紋飾為靈感設計的「會走路的古紋小神獸」、臺北植物園考古遺址歷險、隱身於城南老廟的虎爺故事、南機場公寓的繪畫創作等,透過跨域合作,串起市集的無限想像與城南生活的多重面貌。